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当地产开发商遇上设计师 未来人居趋势几何?

※发布时间:2017-10-13 13:00:5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日,备受瞩目的2016国际设计周主体活动已经逐渐落下帷幕。截至目前,展览、论坛、市场等约500项设计活动已经吸引逾800万人次参与其中,而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以及贴近大众的特色,也让活动不再坐而论道,更加亲民。

  在今年的2016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全球未来人居创新大会上,地产行业首次涉足“设计周”,中国地产开发商便与全球设计师展开了一场海啸式的观点碰撞。

  来自全世界的上百位设计师在现场,用他们前瞻性的,优秀的设计创意,在全球人居大会中掀起了一场中国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大胆预测。而在全球互联网更迭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地产商代表做出了怎样的探索?未来国人将住上怎样的房屋,开发商们当下面临的新命题又是什么?

  “当今人类的所有都来自于自身对心灵生态、自然生态、艺术生态的,人类必须如同爱护自己生命一样关心和这三个生态,方能在这一星球上延续下去。”

  “这个时代不缺智慧不缺,缺的是思想,是,一种大国文化,一种奉献,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我会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我做不了脊梁,作根鱼刺也罢。”

  朱仁民先生的修复生态艺术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先将修复工程绘成中国画,再将中国画转换成建筑、景观、雕塑、园林。他的大地艺术作品凝聚着“哲学家的深邃、艺术家的浪漫、工程师的精准、实业家的强干以及战士般的与忠诚”。

  “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空间,它们就这么明目张胆的躺在那却没有人发现它们,并去开发它们。”

  “我们通过创新性的运用建筑语言,比喻、变形以及广泛建立本地的标志和符号的方式,专注于实验新材料和新形式的新组合的探索。”

  Ingarden一直强调在建筑中对新材料的运用,他认为在设计过程中材料具有最高重要性。他的事务所在这方面曾做过许许多多的尝试,尝试不同的材料用于建筑设计,在尝试过材料之后,才能够有自己的设计。

  比起作为一名国际设计师,Ingarden更像一个画家,他不断的尝试以不同的材料来构筑全新的建筑,就如一名艺术家在尽情的挥洒自己的笔墨谱写一幅感人的画卷。他认为建筑是有的,他的作品总是围绕着人来进行设计,在他的建筑中,建筑仿佛活了过来。

  “城市在扩张,这意味着动物在减少,甚至,今天水资源也在受到影响,动物的多样性也在减少,怎么办?反过来,人类的生活其实也与生物多样性有直接关系,否则作为人类,我们也很难持续在地球上延续。”

  博埃里认为,城市化过程之后,我们必须更爱好自然,重新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会换一种思考方式,我们与自然共存、共生能不能有另一种思,即能够把自然再次带到城市中来,我们可以在城市建筑里面种树,把大自然引入我们的建筑,而不仅仅是住宅,商业,还有更多建筑。

  空气很不好,因为城市在不断扩张,而在博埃里眼里,为何一定要去郊区才能享受自然。必须有突破的思维。为何不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去城市更多的根植空间。比如重庆是山地城市,也适合自然和植物生长,因此博埃里在中国的重庆南滨特区建立了天空森林。

  “未来的城市,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此起彼伏的大楼,建筑,更可以看到建筑绿色森林。一个社区1600个住户,但是在里面一共有18000个灌木丛,意味着每一个人拥有两棵树和八棵灌木丛。每个人分配到更多的绿色植物和绿色陪伴。在CBD中,拥有新的人与自然关系。”

  HPP建筑事务所董事Joachim H. Faust就“基因重塑的混生城市”主题用自己的方式发表了他的看法与见解。在拥有80多年历史的HPP设计事务所看来,设计的价值观比设计本身更重要,这是根本性的,HPP为建筑的价值而生。

  “设计师当然知道做设计本身很重要,但受众也很重要,设计不仅仅是为自己而设计,更重要的为开发商,为了业主,为用户,为了使用者去设计城市的空间及建筑,这是立场和态度的问题。”

  Faust认为在设计中,无论做什么,都要与城市,经济,人,等关联;所谓关联,核心要考虑大,包括城市情境,实际设计任务本身,社会的人文、品牌等,这是设计很重要的价值观。

  城市,其实它代表着发展,而记忆会一代代传递下去,一个城市的记忆可能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让你对一个地方感到非常得舒服,比如说这些材料,这些大树,然后它的表面,它会让你感到熟悉,你对他的记忆让你感到对这个非常的舒服,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对于设计价值来说,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的身份感,或者是认同感,或者是识别性。它可能会反映一个公司的身份,甚至是涉及到一个城市的身份,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标志。

  “过去一些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过快,也导致某些方面不足。中国希望能够建设文化综合体,来去服务于城市更高层面的需求,未来文化服务很重要。但这个今天在中国现在可能未必完全具备。”

  在中, Salminen分享的核心是剧院为代表的文化综合体。全球很多的剧院,其实都是很赚钱的。中国的剧院问题是在于说这一些大楼很昂贵,并且使用率不是那么高,一般的时间都是关的,晚上是关的,白天一般也是关的,但剧院或者表演空间应该更加盈利,或者应该注意经济性,还有注意环保性,生态型,并且能够易于使用,这是中国文化综合体面临的挑战。

  有利可图的剧院、音乐厅到底在哪里?比如纽约的百老汇,或者是伦敦的西区。在中国剧院必须要做好混合体,比如我设计的福州海峡文化中心的项目,五个剧院建设中,主要的就是能够使它成为一个综合体和更多的功能能够结合起来,加上商业建筑体。最终确实有不同的功能,包括剧院,还有展览馆以及影视中心,实质是一个文化商业中心。

  Salminen还提到,“我最棒的点子是一种,有机的、太阳能电池薄膜,这是我最了不起的创意,因为可以印刷到各种材质上。”

  “我材料给了设计师创造的,在外立面方面创造的。他的设计向我们显示了对于未来出的思考,太阳能的收获将从任何表面上得以实现,包括大楼的外立面,还有物品的表面,都可以用于太阳能的收获。”

  我小时候在山里长大,抬头往四周看全是山,长大后都在城市里面奋斗,抬头往四周看,全是楼,那个时候,我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城市的繁华和自然之间切换,相信这也是很多中的梦想。

  看完这些设计,我非常的就是把自然和建筑,和人,三者非常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特别是我也看到了朱教授花了那么多的心血,了很多的自然。让很多开发商的一些传统项目其实常惭愧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个土地进行一些精雕细琢,真正人文价值和自然的融合。绝大部分的建筑,在现在,在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和拍卖制度下,产品是一种商品,要想把它作为一种作品和创作,只能在小部分建筑里去做。更多希望很多的设计师,包括在座的一些老朋友,我发现他们在建筑领域方面,其实都有非常多的新的设计,我们也希望能够每年拿出一些项目,这些项目能够承载城市的更新,整个生态的融合。

  我们今年在研发科技住宅,环保住宅,绿色生态住宅。这些研发大概投入了7千万,这个金额听起来大,但其实跟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比,还是很低的。我们内部想法是逐步提升对于研发的投入,希望它未来能够占到销售收入的3%左右。未来我们一年会投入几个亿来研究未来的居住,我也非常期待能住在我们所探索的未来的房子当中。

  中国商业综合体太多了,城市交通,汽车保有量跟交通的配合,已经造成了市中心的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开始出现了,上海主要商业街商业人流开始下降,未来这种城市里面主要的核心商业综合体会有,但不会遍地开花,不会像某个城市饱和到10-20多个。

  我是觉得未来的商业综合体又会回到郊区,大型交通点,这个商业综合体能够足够大,能够满足家庭去了以后,包括孩子的游戏。所以在市中心的商业体,我觉得会有一点量的体现出来,我们讲社区商业会很发达,但是类似20万平米的商业综合体,我不觉得有太多的空间。

  首先一定要能解决交通问题,在城市里面,华润现在也在做万象会,或者我们自己在做三万平米左右的,西安我们刚开的三万平米左右的,就解决一个超市,解决一个小的电影院,解决一个会客厅的吃饭,这种空间在城市里面可以做很多。

  前五年或者十年我觉得慢城挺好的,现在不这么认为,慢一定是被快吃掉的,欧洲文明也是这么过来的,476年西罗马被匈奴人打败,就是别人比他们快。

  你想诗意的生活,要分阶段,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不喜欢陌生的人住在一个房间,我工作的时候我的房间是1.9×1.2米左右,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诗意生活。我们分享厨房和厅,当我有小孩的时候,我把家放在他上学走15分钟之内,这个就是我诗意的生活。当我儿子离开我的时候,我希望跟我的上班的地方,跟我的太太平衡一下,她上班走15分钟左右,这就是我诗意的生活。你选择一个很拥挤的大城市,只是相对的选择,所以我们努力去创造这个,15平米也能创造一个诗意的生活,生活都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而不是一个定势的,这就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开发商为什么这么快,我是真正意识到这真的不容易,我们想诗意,只能通过自己的智慧努力去创造,相比较而言看你关心什么,不要看到别人想自己,或者怎么样,我觉得分析自己,看看自己所要的。你的生活就一定会。

  中国现在面临着整个城市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实际上80年代的房子面临着所谓的旧改,或者更新,而且随着这么多年整个旧改,包括城市更新的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原有的原住民,外来的人口,还有农业人口,可能在国外设计师很难碰到这些复杂的问题。

  今年我们在绿都,都是作为郑州非常大的旧改项目,这一轮的城市化没有更多的案例,反而更多和经济效益相关联,并没有把城市的旧改和更新这一块,原来我们是提倡阶层的融合,现在由于这一般旧改和新的阶层的割裂,这种关联的利益方太多了。关于城市更新的关联性,这个作为要多考虑的。

  我们现在正在开发销售的深圳的一个项目,项目的旁边的一个老祠堂大概有500年的历史,这个村都姓张,文化也相似,当然在的时候,我们也特别考虑如何保留这个村张氏文化的特殊文化,将一些特殊的符号留下来。另外我们跟村民也进行了很多的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支持我们开发建设的想法。

  古城,是不是一味地做加法?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村民的抵触情绪?我们也做出一些,包括让出一部分的公共空间,让村民的一些特殊的风俗活动能够在每年一些重要节日能够举行。实际建出来后,效果还是很好的,不仅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在经济效益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所以尊重当地文化,同时加以提升,对开发商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作为中国首家天空生态城市的建设者和创导者,洋世达在重庆的南滨特区项目不仅仅是提倡居者有其屋的概念,更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生活场景,打造生态城市。

  做任何创新肯定都有风险,但是兴相信这是一个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所有业主所追求的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作为开发商,我们也愿意去做出创新,做出一些付出和冒险,我相信它肯定是有回报的。”

  首先做地标的城市综合体,不可能在每一块上都实现,地标性城市综合体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些前提条件,后来我们在发现第二个问题,就是城市在公地的时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大概有10-15年的时间,每一块地都有相当比例的商业用地,这里面给所有开发商带来的一个挑战,这个必须要把它做成商业,这个时候出现了5万平米小的区域级的商业网点,以前叫百货这个业态。百货业态出现衰退,有两个大的前提,第一个是电商的发展,开始让百货业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第二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和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交通出了很大的问题,你居住的地方到消费的地方,中间要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再就是我们体验式的,对人的新的需求关怀不够,仍然用老的业态和服务方式去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百货业态了衰退,这未必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在银泰中心里面,以前全部是像爱马仕,都是这些超一线亚洲旗舰店,但是很破例在三层做了一个儿童活动区,家长就来了,有很多家长不愿意去区域一级的商业里面,他的个人财富已经变成了高净值人群,一直没有找到这么一个点,就来银泰进行消费,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另外一个去逛街。奢侈品店都是零零星星的,不会非常多,这样把商业整体的消费,餐饮的消费,包括购物的消费把它带火了,其实对于传统商业的对于未来有极大的空间。

  再就是对传统的百货业态,其实有很多百货业态已经在引合办公的概念,5-6层是平效比较低的,租金可能1元钱,现在把两层清除出来了以后,开始做成联合办公,付的租金比6-7层业态付的租金要高。有办公的人员在里面,要在里面消费,至少餐饮是要消费的,把这里面的一部分的商业注入了一定的基础人流,跟外部结合了以后,这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现在银泰基本上只做2-5万的商业业态,这些商业业态有这些客户需要的比较独特的服务,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服务,在空间布局和业态服务基本上符合我们提供给他的。还有跟轨道交通密切相连的上盖商业物业,未来会成为既能有一定服务范围,基本上植根于社区跨界服务领域,如何把这个业态做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可以跟大家分享,生活在这样社区里面的人,70%选择中餐的正餐,28%选择火锅,其中只有2%选择其他的餐饮,所以我们在这里就非常点对点在这里布置业态,包括体验式的书店,包括体验式的电影院,现在出来娱乐,排第一是电影,你出去一定要看电影,他消费核心就是交通时间太长和停车。我们跟供应商和商户谈,包括跟客户谈,全部谈完以后,我们开始对新型商业进行重新布局,对老的综合体进行综合,这两点继承了过去和对未来注入了新的元素,实际是未来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核心的东西。我们作为的一个中心发展商来说,我们也一直致力于这一块,我本人是学城市规划的,但是作为发展商的视角跟大家分享的一点。

  推荐:

  

关键词:顶尖设计网站